文章薈集

提高服用抗精神分裂藥物的依從性

標籤: 抗精神分裂藥物 , 藥物依從性

2014月08月05日 作者: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治療精神分裂的藥物可分為舊藥和新藥兩類,舊一類抗精神分裂藥物較易產生錐體外症狀,例如出現各種奇特的肌痙攣,多延及眼外肌、面頰肌、頸肌、上下肢和軀幹的肌肉,出現肌肉不自主的陣發性、強直性收縮。新一代抗精神分裂藥物則有較少錐體外症狀的副作用,且療效與舊一類藥物相若,故現時使用新一代藥物已成為國際間治療精神分裂的趨勢。但並非新藥就沒有任何副作用,新一代抗精神分裂藥物會增加糖尿病和高血糖的風險。因此,患有糖尿病的精神科病人,須在服食新一代藥物時,定期監察血糖濃度,以防止血糖不受控制。如病患者有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如肥胖,在服用新一類精神分裂藥物前,必須檢查身體的血糖,並在治療時定期監察。但即使有新一代抗精神分裂口服藥物,病人是否依從服用?

病人不遵從治療安排服藥,原因很多,如缺乏認識、對藥物治療持負面態度、缺乏藥物輔導、受藥物副作用影響等,病人遵從服藥的情況普遍較差,亦因而影響病情,導致病人家屬或個案經理未能與病患者作有效溝通,阻礙患者進一步的復康計劃並重投社會。有研究顯示,即使使用新一代抗精神分裂口服藥物,只有少於六成病人能遵從服藥。病人不遵從安排服藥,直接影響治療成效,令病情不受控制。要有效改善依從性問題,可以透過轉用針劑藥物。每兩星期至一個月便替病患者注射,就能確保藥物在身體緩慢釋放。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香港在精神科藥物的開支平均為每名市民42元,而澳洲的藥物開支為280元,而鄰近香港的澳門,其精神科藥物的開支平均為每名市民44元;至於精神科醫生方面,每100,000名澳洲市民有12位精神科醫生,而香港只有4位。因此在精神病患服務方面,香港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