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薈集

胸肺科

咳嗽

標籤: 咳嗽 , 乾咳 , 痰咳

2013月02月23日 作者: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咳嗽是我們身體受到外來異物刺激時產生的防衛反應。當支氣管或上呼吸道受刺激,腦部的「咳嗽中樞」便會發出訊號,產生咳嗽。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吸入刺激性氣體(如廢氣、煙霧),異物誤入氣管,傷風、感冒或鼻水倒流等。

咳嗽可分成「乾咳」和「痰咳」兩種,治療咳嗽的藥也分成鎮咳劑、化痰劑和祛痰劑。不同類型的咳嗽在用藥治療方面各有不同,患者應視乎症狀,對症下藥;否則,服用了不合適的藥品,不僅沒有療效,更會弄巧反拙。

1. 乾咳 (Dry cough)
顧名思義,乾咳是指沒有痰涎的咳嗽。引起乾咳的原因可能是喉嚨受到刺激,譬如吃了刺激性的食物、鼻水倒流等。

用於治療乾咳的藥物以「鎮咳劑」(Antitussive)為主。常見的鎮咳劑包括 Codeine(可待因),Pholcodine(嗎啉乙嗎啡)和Dextromethorphan(右甲嗎喃),其藥理作用是直接抑制中樞系統的咳嗽反射,從而達到止咳效果。另外,抗組織胺類藥物Promethazine(異丙嗪)和Diphenhydramine(苯海拉明),則可減少因鼻水倒流引起之咳嗽。這些止咳藥物只能舒緩咳嗽,並不能醫治和解決引起咳嗽的源頭,所以用藥前患者應儘量找出咳嗽的原因。另外,以上藥物可能令病人感到昏昏欲睡,因此服後不宜駕車,免生意外。

此外,有些乾咳可能由藥物副作用引起,譬如某類高血壓藥物(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類藥物,如:Lisinopril、Enalapril),它的其中一種副作用可引致咳嗽。遇上這些情況,病人即使服用鎮咳藥也治標不治本,應攜同藥物在覆診時查詢,如有需要可按指示轉藥。

2. 痰咳 (Productive cough)
與乾咳相反,痰咳則是帶有痰涎的咳嗽。痰涎的產生有助助止細菌等異物深入我們的呼吸道,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治療痰咳的藥物可分成「祛痰劑」(Expectorants)和「化痰劑」(Mucolytics)。假如病人的痰涎黏在氣管壁,難以咳出,可選擇服用祛痰劑;而化痰劑有助分解痰涎。兩者能獨立使用,嚴重時也可視乎患者的症狀一併服用。

用來治療乾咳的「鎮咳劑」,對痰咳患者而言,會令痰液停留在氣管,增加受感染的風險。相反,服用「祛痰劑」雖然不能直接把咳嗽停止,但能稀釋痰液,使痰液易於咳出,待所有痰液清除後,咳嗽就會自自然然停止。

市面上常見的祛痰劑包括:Guaifenesin,Ipecacuanha(吐根)等。化痰藥物則有:Bromhexine(溴己新),Acetylcysteine(乙酰半胱氨酸)等。

注意事項
假如咳嗽持續多於3星期,咳嗽時出現呼吸困難、心痛、嘔吐或發燒,出現黃、綠色痰液,或患者的年齡少於兩歲,都不適合自行購買成藥。如有以上情況,應儘早求醫,以免延誤病情。

如決定自行購買成藥,應根據患者的症狀:乾咳時選用鎮咳劑,若是痰咳則選用祛痰劑或祛痰劑,方可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市面上很多藥品都標榜「既化痰,又止咳」,其實並非每位病人都合適。購買時應小心看清楚藥物成份,如有需要,可隨時向藥劑師查詢。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