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月09月23日 作者: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藥劑師教你認識慢性腎衰竭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身體的廢物,協調並維持體內水分、電解質〈鉀、磷、鈉質〉和酸鹼度的平衡,調節血壓,參與製造紅血球,及協助製造維他命D 以保持骨骼強健。腎臟組織如受到長期嚴重傷害,便會影響其功能,引致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的成因:
慢性腎衰竭的病徵:
慢性腎衰竭在初期階段時徵狀並不明顯,患者可能出現尿頻但尿量減少、夜尿頻密的情況。其他徵狀包括小便帶血、小便帶泡沫〈蛋白尿〉、食慾不振、噁心、皮膚痕癢、血壓升高、水腫〈足踝或眼皮浮腫〉等。腎臟功能嚴重受損可引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痛風症或尿酸升高、貧血、腎性骨病及容易骨折等併發症。
慢性腎衰竭並不能治癒,故其治療目標在於延緩腎衰竭的速度、減少併發症和控制徵狀。
慢性腎衰竭的藥物治療:
1. 去水及保持酸鹼平衡藥物
利尿藥 (Diuretic)
例子:Amiloride、Frusemide、Metolazone、Spironolactone
鹼化鹽 (Sodium Bicarbonate)
2. 抗貧血藥物
人工合成紅血球生成素補充劑
例子:Erythropoietin、Darbepoetin Alfa
鐵質及其他補血藥物〈如葉酸〉
3. 抗腎性骨病藥物
降磷質藥
例子:鋁片 (Aluminium Hydroxide)、鈣片 (Calcium Carbonate)、Sevelamer
鈣質補充劑 / 鈣片 (Calcium Carbonate)
維他命D 類藥物
例子:Alfacalcidol、Calcitriol
4. 其他藥物
慢性腎衰竭的非藥物治療:
當到達末期腎功能衰竭階段,患者將不能有效排出體內的廢物及過多水分,因而需要以輔助方法代替腎臟功能以維持生命,否則可引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