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薈集

腸胃科

日常飲食,肚痛腹瀉可大可小,處理腹瀉問題知多少?

標籤: 肚痛 , 腹瀉 , 止瀉藥

2012月09月23日 作者: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每個人的排便習慣並不一樣,有些人每天一至兩次,但亦有人隔日才有一次大便。當排便較平常頻密,而排出稀爛多水的糞便,便是腹瀉。腹瀉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見是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引起的腸胃炎或食物中毒。而腹瀉便是身體將這些病菌和毒素迅速排出體外的自然反應。另外,藥物副作用,精神緊張,乳糖酵素的缺乏, 嚴重的腸炎和腫瘤等亦會導致腹瀉的產生。

一般的腹瀉是暫時性的,通常一至三天內會自動痊癒。但如患者是嬰孩或年老體弱的人,就應立即求醫。如腹瀉持續超過三天,或出現發高燒、腹痛、肛門劇痛、糞便帶血或變黑,嚴重脫水等其它徵狀,亦應讓醫生作出詳細檢查。

處理腹瀉最主要是防止身體出現嚴重脫水,所以患者應多飲開水、果汁或含電解質的補充,如運動時飲用有助補充體力的飲品。腹瀉舒緩後,可先進食較清淡的食物如白粥、麵包或餅乾等。而生冷的食物,咖啡、奶類、高蛋白質或高脂等刺激腸胃或難以消化的食物就應暫時避免。

常用的止瀉藥可分下列兩大類:

一) 吸附劑
常用的吸附劑包括白陶土(kaolin)、阿泰母岩砂(attapulgite)(來自一種泥土中的物質,名為矽酸鎂鋁(magnesium aluminum silicate),能結合胃酸和胃部及消化道的有害物質)和雙八面體蒙脫石思密達(dioctahedral smectite)(一種能吸收體內的腸毒素和保護黏液的非內吸性止瀉藥)。它們能吸取腸胃內的多餘水份,細菌和毒素,改善水瀉現象和把有害物質隨大便排出。此類藥物會減低身體對某些藥物的吸收,所以應和其它藥物隔開至少兩小時服用。

二) 抑制腸道運動藥
常用的有洛哌丁胺(loperamide)和地芬諾酯(diphenoxylate)。此類藥物能直接減低腸道蠕動,從而增加水份和電解質的吸收,控制腹瀉。由於腸道蠕動減低,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便秘,亦可能令有害病原停留體內,服用此類藥物前應請教醫生或藥劑師。

腹瀉有助排走體內毒素,所以一般腹瀉不應胡亂服藥,令有害物質停留體內。患者在服用止瀉藥前應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