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透視

抗疫專欄

新冠肺炎疫苗常見問題

標籤: 新冠肺炎疫苗 ,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2021月01月22日 作者:文章轉載

隨着新冠肺炎疫苗面世,全球多國開始進行大規模接種,港府亦已購三款不同的新冠肺炎疫苗(阿斯利康 AstraZeneca、復星/ BioNTech、科興 Sinovac),預計最快於農曆新年後開始為市民接種。不過,市民對各款疫苗仍有很多疑惑。香港再生會於1月16日舉辦網上分享會,嘉賓之一、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解答了市民對新冠肺炎疫苗的十大疑惑。

一、港人是否注射疫苗的白老鼠?

新冠肺炎大流行促使藥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發多種疫苗,本港在引入三款疫苗時都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程序,包括: (一)疫苗需通過三期研究程序、(二)獲得藥物規管機構(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緊急使用、(三)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批准疫苗在本港緊急使用。

 

在本港的接種計劃開始之前,全球多國已有數以萬計市民參與了三款疫苗的臨床試驗,更多詳細研究數據將陸續發佈。此外,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內的專家會負責為疫苗品質把關,衛生署亦會定期跟進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因此香港人絕非「白老鼠」。

 

二、我應該等待完整臨床數據發佈後才接種疫苗嗎?

儘管完整的臨床數據能更準確反映疫苗的有效性,市民應權衡感染的風險,尤其是高風險人士應盡早打針,若為了等待更多數據而延遲接種,只會增加患上新冠肺炎和併發症的風險。

 

三、聽說其中一種疫苗採用mRNA技術注射遺傳基因物質進人體體內,會不會改變人體的DNA ?

復星/BioNTech疫苗為mRNA疫苗,進入人體後會令人體細胞製造新冠病毒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從而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抵抗病毒入侵。由於MVP不會進入人體的細胞核,也不能與人體內儲存的遺傳物質(DNA)合併,因此現時並無證據顯示mRNA能改變人體的遺傳物質,市民毋須過分擔心。

 

至於另一款疫苗(阿斯利康)採用非複製型病毒載體,其中的載體和病毒DNA能夠進入人體細胞核,但理論上並不會影響人體的基因,目前亦未有數據顯示疫苗對人類基因有不良影響。

 

四、新冠肺炎疫苗會導致嚴重過敏反應嗎?

與其他疫苗一樣,我們不能排除對疫苗產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亦提醒,部分可能對疫苗中防腐劑敏感(聚乙二醇PEG及聚山梨醇酯 Polysorbates),這類人士不應接種mRNA疫苗(復星/BioNTech)。

 

由於現時關於新冠肺炎疫苗的過敏反應或不良反應數據仍未完善,當局為市民接種時,會告知所接種疫苗的品牌、生產批次,妥善追蹤任何不良反應。接種中心或診所亦會安排醫護人員候命和儲備抗敏感藥物,市民接種後應在診所場地逗留15至30分鐘,確保沒有過敏反應才離開。

 

五、新冠肺炎疫苗適合孕婦或接種嗎?

目前三款疫苗的均未有針對孕婦或哺乳婦女的數據。建議這兩類人士諮詢婦產科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風險決定是否接種。

 

六、新冠肺炎疫苗適合長者和長期病患接種嗎?是否有相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

三款供港疫苗的研究都有招募長者作試驗對象。不過,目前長者試驗對象佔整體參與者數字不多。科興滅活疫苗於巴西的第三期研究預計會招募1260位60歲以上人士,並分析疫苗在年輕和老年參與者的安全性,惟該試驗要待2021年9月完成。由於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均屬高風險,應盡快接種疫苗,不宜為等待數據而拖延接種。

 

七、除了安全性及有效性,怎樣可以確保疫苗的質量合格,讓市民可以安心接種?

疫苗的儲存和運送同樣重要。三款供港疫苗的儲存和運送溫度各異。進行接種計劃時,當局會確保有效的運送送冷凍鏈,疫苗離開生產設施後,物流公司需嚴格控制儲存溫度和環境,確保疫苗在運送到注射地點途中維持質量。

 

八、為什麼新冠肺炎疫苗需要注射兩個劑量?接種兩劑的時間可以多於建議時間嗎?

三款疫苗均需相隔指定時間接種第二劑(科興:相隔14天;復星/BioNTech:21天;阿斯利康:28天)。新冠肺炎疫苗透過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製造抗體對抗病毒。注射第一劑後,身體會產生初次免疫反應並製造少量抗體。惟抗體濃度會隨時間下降,因此市民需要接種第二劑(加強劑),引發二次免疫反應,確保身體能維持長時間、有效的抗體水平,達致保護效果。其他常規接種的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同樣會使用加強劑。

 

九、三款供港的新冠肺炎疫苗中,哪一款比較好?

由於三款疫苗皆未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仍有待更多成熟數據反映疫苗的真實效能。即使疫苗的效能和安全性數據出爐,鑒於不同藥廠的臨床研究,其參與人數、參加者的特質、感染新冠肺炎的定義各有不同,因此不應直接比較各種疫苗的各自的臨床研究。

 

十、相較已經使用多年的流感疫苗,新冠肺炎疫苗有什麼不同?

現時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的疫苗的副作用似乎與流感疫苗相似,如發燒、注射部位反應、疲倦、頭痛等 。新冠肺炎疫苗引起發燒的副作用似乎比流感疫苗多。

 

新冠肺炎疫苗是以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作為藍本研發。由於流感病毒突變速度快,每年可供接種的流感疫苗會因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調整,以抵抗最有機會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至今只有一年,現階段仍無法預測病毒的變異能力、和對疫苗有效性的影響。新冠肺炎疫苗會否同樣要每年接種,目前仍言之尚早。

 

而最近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株,目前未有證據顯示會使疫苗失去保護作用。

 

全民接種達至群體免疫

由於個別群體(如孕婦、對疫苗敏感者)可能因健康考慮無法接種,市民更需要積極接種來達致「群體免疫」,保障社區內沒有疫苗保護的人。由根據過往經驗,一般需要至少社會上七成市民接種才能達致群體免疫,小兒麻痹和德國痲疹疫苗更需要85%及95%接種率。因此接種計劃開展後,市民應盡早接種疫苗,不但能及早得到保障,更能透過減低社區中的個案,保障身邊的人。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Healthcare Thinkers 21/1/2021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