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藥透視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治療

ADHD青少年 延醫對他們的影響

標籤: 專注力不足 , 過度活躍症 , ADHD , 中樞神經刺激劑 , 青少年

2017月11月07日 作者:精神科專科譚鳳翎醫生

上一篇文章提及家長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才能協助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孩子面對人生路上各種障礙。不過,有部分家長可能不了解ADHD的治療方法和因延醫而導致的繼發性問題,抱持放任或觀望的態度,認為孩子的情況自然會隨年月而改善,用不著看醫生,結果錯過了治療ADHD的黃金時期。

 

ADHD孩子升讀小學後,徵狀通常會越來越明顯,包括自制能力弱、做事衝動、擾亂課堂秩序、學習困難等。若其行為和情緒問題持續半年或以上,便需要轉介給醫生評估和治療,一般以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

 

中樞神經刺激劑是其中一種治療ADHD的藥物。醫生會按照孩子的體質和病情調校劑量,決定服用長效、雙效*或短效的藥物。以青少年為例,他們的活動時間較長,長效藥物能涵蓋大部分活動時間。藥物治療能有效改善徵狀,尤其是過度活躍方面,再配合行為治療,改善情緒和社交問題,可謂事半功倍。

 

有部分家長對藥物的作用存疑,擔心沒胃口、無法入睡等副作用影響孩子的健康,拒絕接受藥物治療。可是,隨著孩子長大,升讀中學,徵狀有可能變得更加嚴重,並且衍生更多問題。有些ADHD青少年因為一直得不到正確的評估,家長、同學或老師經常將一些ADHD的徵狀誤以為是他們故意做出來的行為問題,這些青少年長年被責備,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有機會發展出焦慮或抑鬱等情緒問題。專注力不足亦令他們成績一直欠理想,根基打不好,難以一時三刻追回。另一些青少年則可能受到朋輩影響,出現對抗行為,容易衝動,與人爭執,甚至干犯罪行。

 

青少年才被確診ADHD,雖然要處理的問題比較多,治療過程相對困難,但亦有很多成功個案。有些青少年在小學時期未有治療,在中學時期終於被轉介評估和治療,徵狀逐漸受到控制,而成績、課堂表現、情緒管理和親子關係等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有些青少年對讀書未必有興趣,但在其他範疇有過人的能力。曾經有一個ADHD男孩子,雖然學業成續不太理想,但自小熱愛運動,一直以代表香港參賽為人生目標。他深知病情會影響表現,所以選擇服藥,控制情緒,提升專注力。靠著無比的毅力,他成功加入港隊。事實證明,只要有目標,不輕言放棄,繼續努力不懈,夢想就可以成真。 

 

*雙效藥物在這裏是指於單一藥物製劑中, 同時含有速效及緩釋配方。

 

(鳴謝 Janssen, a division of Johnson & Johnson (HK) Ltd.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