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月09月01日 作者: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 馬珮珊醫生
注射型胰島素由首次出現至今已經歷了至少三代,其製造的方法及療效都有重要的改變。相比舊一代的藥物,新一代的藥物可更貼近人體自然的胰島素分泌,控糖效果更為理想1。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馬珮珊表示,每一代藥物都有重大的改進,最新一代「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的控制血糖效果不但與現在常用的「長效型基礎胰島素」一樣優勝,而且能使血糖水平較長時間保持平穩,特別能減少出現低血糖情況,注射時間亦較為彈性2。
第一代胰島素 (即「動物胰島素」) 是大約在上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展的。當時有專家把狗隻胰臟的抽取物注射到患有一型糖尿病的小孩身上以保存其性命,自始利用動物胰臟如豬或牛等抽取胰島素的技術便大行其道。惟「動物胰島素」始終有其局限,患者經常出現敏感症狀1。
大約到80年代出現了第二代胰島素 (即「生物合成人體胰島素」)1。馬醫生解釋,當時研究人員已掌握DNA與生物合成的技術 (或稱作基因工程技術),利用細菌繁殖「生物合成人體胰島素」,「可惜效果仍然未如理想,起效不夠快,維持時間亦短,與人體自然分泌的胰島素仍有較大距離。」1,3
「摩登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為第三代胰島素。它們大概於上世紀90年代末出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及改變胰島素肽鏈上某些部位的胺基酸組合而製成的4。惟馬醫生表示,「這一代的胰島素控制血糖效果仍然未如理想,患者的血糖可能會出現波幅,不利控制病情。」4
最新「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 維持血糖效果理想
「基礎胰島素 (basal insulin)」能有助控制全日及空腹血糖指數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而「速效胰島素 (bolus insulin)」則有助控制餐後血糖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PPG)。根據美國糖尿協會建議,在現有治療下,患者如約3個月仍未能達到糖化血紅素(HbA1C)的治療目標,便可能需要注射俗稱「1+2」或「1+3」的増強治療,即每天需注射1次基礎胰島素以及2至3次速效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在合理水平5。
馬醫生指出,注射 「基礎胰島素」的原則,是希望能模擬身體內基礎胰島素的分泌量,「控制血糖在可接受的水平,並使血糖指數波幅越小越好,皆因血糖長期過高會引致併發症6,而過低則會令患者不適甚至有生命危險。」7,8
最新市場上推出的「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比之前的「長效型基礎胰島素」,更符合人體自然分泌胰島素的運作模式,「血糖水平相對比較平穩,可以減低血糖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出現,安全性得以提升。另外患者即使因某些因素如長時間工作或旅行而改變了注射時間,日與日之間血糖都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患者可放心使用。」2
減少調節劑量困擾 彈性注射時間
馬醫生解釋,醫護人員會教導患者透過「篤手指」方法監察血糖指數,以調節胰島素的注射劑量。「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讓患者的血糖較為穩定,患者對用藥的信心亦會增加,依從性可提升,可不用經常依賴醫護人員。」2
「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另一好處是其作用時間長達42小時2,遠較現時常用的「中長效型」或「長效型基礎胰島素」只有16-24小時為長3,可更有效為患者提供一天足夠基礎胰島素的需要。此外,「一些上班時間不穩定或需要輪班的人士,他們未必能每日定時注射胰島素。使用「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注射,只需安排與對上一次注射時間最少相隔8小時便可。即使每日的作息時間都不同,有需要時可在上班前或臨睡前注射便可,也不會影響病情。」2惟馬醫生強調,最理想也是定時注射,只是「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提供了一些注射時間上的彈性而己2,並不鼓勵隨便更改注射時間。
「曾有患者是大型運輸公司的維修人員,輪班工作而且經常要改變工作時間,他難以訂出每日注射胰島素的時間及習慣。加上工作要操作機械工具,若出現低血糖便會影響工作,或會對個人或其他人構成生命危險。」馬醫生指,這類人士最適合使用「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他們只要每次上班前或睡前注射,便可維持穩定的血糖指數。」
另一位有較長病歷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已出現併發症包括蛋白尿及糖尿病上眼,他使用注射型胰島素藥物超過五年。「他昔日控制血糖效果不理想,屬出現血糖低的高危一族,之前使用較常用的「長效型基礎胰島素」,但在晚上經常出現血糖低情況,餓醒了要找食物又難以入睡。」在使用了「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後,雖然偶然出現血糖低,但半夜餓醒的情況已不再出現,睡眠質素大有改善。
小貼士:新一代胰島素 誓必取代舊藥
長江後浪推前浪,新一代的胰島素較舊一代也會有較出色的表現。馬醫生相信,「超長效型基礎胰島素」會是未來用藥新趨勢,「其安全性及舒適度,遠較舊一代為佳。」奈何新藥的價錢通常會較舊藥高,這可能是許多患者仍然選擇使用舊藥的主要原因。「若新舊藥價錢已趨向接近,我會建議患者使用新一代藥物,以享受較舒適的生活。」
(鳴謝 諾和諾德香港有限公司支持)
參考資料:
1. Quianzon C.C and Cheikh I. History of Insulin. J Community Hosp Intern Med Perspect 2012; 2(2): 10.3402/jchimp.v2i2.18701.
2. Haahr H, THeise T.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Insulin Degludec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2014,Vol.53,No.9:P.787-800.
3. Diabetes Educators Group Newsletter 2005 Jan. Issue No.12.
4. Zaykov AN, Mayer JP and DiMarchi RD. Pursuit of a perfect insulin.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6, Vol. 15:425-439.
5.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Volume 40, Supplement 1, January 2017,S1-S134.
6. AronsonD. Hyperglycemia and 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dv Cardiol. 2008;45:1-16.
7. Desouza CV, Bolli GB, Fonseca V. Hypoglycaemia,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Diabetes Care. 2010;33:1389–1394.
8. Frier BM. How hypoglycaemia can affect the life of a person with diabetes. 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008;24: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