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主婦手

標籤: 主婦手 , 皮膚痕癢 , 類固醇 , 抗生素 , 致敏原

2019 月 02 月 15 日

踏入秋冬,是主婦手發作的高峰期,嚴重時皮膚痕癢的程度令人難以忍受,究竟遠離主婦手有何辦法?主婦手,學名為接觸性皮膚炎,這是由於雙手經常接觸刺激性物質,例如肥皂、洗衣粉、清潔劑等,久而久之,皮膚表層的脂膜受損,水份繼而流失,使皮膚變得乾燥,再者,失去保護的皮膚會更容易受到刺激,引發成主婦手。

 

常見徵狀包括手部皮膚極度乾燥、痕癢、紅腫和疼痛,嚴重者或會出現脫皮、龜裂和流血的情況。發作時,患者一般使用由醫生處方的類固醇、非類固醇或抗生素藥膏,大概一至兩星期開始見效。

 

當然,要減低發作的機會,治本的方法就是找出元兇,盡量避免接觸致敏原。如果因為做家務或工作關係,雙手需經常沾水或接觸刺激性物質,患者應該配戴手套,加強保護。

 

除此之外,保濕也極為重要,市面上的保濕產品各有不同。冷霜(Aqueous Cream)水份較多,適合輕微乾燥者使用;油性乳膏(Emulsifying Ointment)則油性較多,保濕和鎖水的效果較強,同時質感較厚,適合極為乾燥的皮膚使用;而乳液(Cream)和乳霜(Lotion)比較清爽,但保濕的效果相對遜色。有些產品更添加了尿素(Urea),能加強補濕、止痕的功效。挑選產品時,除了依照自己皮膚的性質,還是注意產品有否含有致敏成份,並盡量避免含香料或防腐劑的產品。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電話:2979-0380

電郵:info@pcfhk.org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眾新聞 30/01/2019 連結]


分類文章標籤: 主婦手 , 皮膚痕癢 , 類固醇 , 抗生素 , 致敏原


其他相關文章

【濕疹藥膏】護理或發病用要分清...

2020 月 08 月 12 日

立秋已過,代表正慢慢踏入天氣乾燥的秋季,又是濕疹容易發作的時間,部分患者更可能因皮膚痕癢而無法入睡,非常痛苦!有些濕疹患...

藥到病除:正確使用類固醇 紓緩...

2018 月 10 月 23 日

說起類固醇,不少市民都會恐懼。然而,只要正確使用,能減少致炎物質產生、可紓緩皮膚痕癢及發炎症狀的外用類固醇對病情以及患者...

對付濕疹有法

2017 月 05 月 25 日

每逢濕疹發作,皮膚就會異常痕癢,影響日常生活,甚至難以入睡。

開漏藥致鄧桂思換肝 藥劑師倡開...

2017 月 05 月 10 日

兩名聯合醫院資深腎科醫生被揭發接連「睇漏眼」,無視鄧桂思是乙型肝炎帶菌者,處方類固醇而沒有配合護肝的抗病毒藥,累鄧需要換...

藥到病除:痛風藥分兩類 勿亂服...

2020 月 06 月 22 日

痛風又稱代謝性關節炎,當食物中的嘌呤代謝不受控制時,嘌呤的代謝廢物尿酸在血液中的水平便會提升,並積聚於關節內,形成尿酸結...

【和你抗疫】慎用高劑量類固醇免...

2020 月 02 月 28 日

2003年沙士爆發,有不少患者接受了高劑量類固醇治療後,出現骨骼缺血性壞死(骨枯)的後遺症。即使病情痊癒,一些康復者的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