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抗炎藥或可遏精神分裂症

標籤: 精神病 , 非類固醇抗炎藥 , 基因圖譜 , 基因變異

2017 月 08 月 22 日

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研究團隊透過分析表達圖譜,將7種主要精神病的基因排序變異,與1,309種不同類型藥物的表達特性比對,發現部份非精神科藥物或可用於治療精神病,例如阿士匹靈、「氧合酶-2」抑製劑等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或有效抑制躁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部份降血脂的他汀類藥物,則可能有助於控制躁鬱症。不過,相關藥物要用於治療精神病,必須經過臨床驗證。
研究由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助理教授蘇漢昌領導,已刊登於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神經科學》。

 

利用基因圖譜重新定位

研究團隊先分析基因圖譜技術「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數據,抽取誘發精神分裂症、躁鬱症、重性抑鬱障礙、焦慮症、認知障礙症、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以及自閉症,共7種主要精神病的基因變異,再估算有關病症的表達圖譜,繼而與逾千種藥物基因表達圖譜作反向比對,最終鑑定出一些可以重新定位、有機會用於治療精神病的藥物。
蘇漢昌表示,過去20多年,精神科領域藥物開發停滯不前,而香港精神健康調查顯示,約13%華裔成年人患有精神障礙,明顯精神病為公共醫療體系的沉重負擔。他希望重新定位的藥物,能為精神病以及其他治療方法較少的疾病,提供更多藥物選擇,減省新藥物研發時間和成本。另外,此方法亦有助研究中藥,以及其他藥理或靶點不明確藥物之療效。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蘋果日報 21/08/2017 連結]


分類文章標籤: 精神病 , 非類固醇抗炎藥 , 基因圖譜 , 基因變異


其他相關文章

女子打止嘔藥後眼歪嘴斜 醫揭用...

2019 月 08 月 23 日

日前台灣一名女子因急性腸胃炎求診,打止嘔藥後突然臉部受影響、眼歪嘴斜,及後發現是錐體外症候群所致,經治療後症狀已有改善。...

社區精神健康服務

2018 月 11 月 16 日

自1950 年代開始,美國、英國、澳洲及其他發達國家的精神科服務由「院舍化」邁向「去院舍化」。社區精神健康服務約於195...

藥到病除: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藥...

2018 月 09 月 17 日

治療精神分裂藥物可分為第一代、即舊藥和第二代、即新藥兩類,暫時未有第三代藥物出現。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包括Haloper...

藥到病除:脊髓性肌萎症新藥 提...

2018 月 03 月 19 日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罕見遺傳病。患者全身肌肉變得無力,出現萎縮,患病後期更會令呼吸和吞嚥功能受影響。以往一直苦無有效針...

鐵質過剩反致肝纖維化 輕度地貧...

2018 月 01 月 30 日

坊間普遍認為「貧血就要補鐵」,但輕中度的地中海貧血患者大量進食內臟、紅肉等補充鐵質,卻會加劇鐵質過剩,嚴重會導致糖尿病及...

兩大學研新DNA技術 更準確配...

2017 月 12 月 09 日

卵巢癌是本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每年超過500宗新症,但至今成因未明,且復發率逾七成。中大與港大醫學院合作,展開針對復發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