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月 10 月 20 日
藥問︰柏金遜症的成因?目前有何預防及治療方法?
解藥︰柏金遜症患者的病徵多與活動能力有關,最常見是手震,即使坐定身軀亦會不自覺抖動,休息時也會出現四肢和關節肌肉僵硬情況。患者活動時,動作會變得緩慢或繃緊,走路時容易跌倒,站起時則動作不穩。雖然目前未能確定柏金遜症成因,但最近發現,病症與患者腦部的一種蛋白質路易氏體(Lewy Body)有關,可令腦部受損,導致活動功能下降。這些蛋白質出現的原因還未有定論,或與外在環境影響及遺傳造成有關。
暫時未有絕對能預防柏金遜症的方法,已知是中年開始保持或增加運動,或可降低老年時病發風險;而服用抗氧化營養素如維他命C、E及Omega 3,則未證實有明顯效用。患者開始有柏金遜症徵兆時,就要用藥物控制,部份腦細胞受損後,腦裏的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便會減少,現時有藥物可提升多巴胺於神經細胞的濃度。另外,多巴胺激動劑可令多巴胺受體受到刺激,從而紓緩病徵。
藥物效用受患病時期影響,時間愈長,藥效便愈低。如果病情太嚴重,用藥未必可完全控制患者的動作問題。嚴重柏金遜症患者,現時可進行深腦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手術,醫生會於患者腦部植入儀器,幫助刺激腦部運作,這部儀器可以調校強度,於體外亦可以控制刺激程度。完成手術後,患者的情況可有良好改善,例如能自行走路,動作亦可恢復正常,大部份患者的復康程度都令人滿意。
(鳴謝: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周睿博士)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及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25周年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文章轉載自頭條日報 18/10/2017 連結]
[圖片轉載自iStock]
2017 月 02 月 20 日
柏金遜症是一種腦部逐漸衰退的疾病,影響患者的肌肉活動能力,常見於老年人身上。此病成因未明,但研究發現柏金遜症的病理是由於...
2025 月 02 月 10 日
跌倒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可能會導致骨折、頭部損傷等嚴重後果,甚至影響心理健康。然而,大部分跌倒是可以預防的。透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