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雞眼的治療及預防

標籤: 雞眼 , 水楊酸 , 雞眼藥水 , 細菌感染

2019 月 04 月 24 日

雞眼的主要成因是腳部長期受壓而形成如黃豆一般大的厚繭,尤其是穿高跟或尖頭皮鞋,使腳趾頭長期受壓,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硬塊。雖然雞眼不是一些會傳染或嚴重的疾病,但每當走路時受壓而痛起來的時候,往往令患者感到十分不適。

 

雞眼的治療並不困難,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雞眼貼或藥水。這些藥物的主要成分是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可促進角質代謝及達致殺菌作用。 在使用貼布或藥水前可先洗澡或用溫水泡10-15分鐘以軟化角質,然後輕輕把角化的皮膚削去,再將雞眼貼含藥的部分貼於雞眼上。在貼的過程中應避免碰到附近的皮膚,以免令健康的皮膚紅腫。雞眼貼應每天更換,直到雞眼完全消失。如使用雞眼藥水的話,應用棉花棒沾一些藥水在患處塗,以免傷及附近健康的皮膚。

 

使用貼布或藥水的療程為兩週,患者可看看患處有沒有硬的核心來判斷是否痊癒。糖尿病患者亦應避免自行處理雞眼的問題,因處理不當的話有機會導致細菌感染,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致腳部潰爛。

 

當然,除治療之外,預防雞眼復發也是重要一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多穿合適的鞋履,讓腳指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如鞋底較硬的話可加鞋墊,減少腳部和鞋履的摩擦。雞眼是腳部常見的疾病,治療藥物在社區藥房可購買得到。如對治療雞眼有什麼疑問,可諮詢醫生或藥劑師。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電話:2979 0380

電郵:info@pcfhk.org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眾新聞 27/02/2019 連結]


分類文章標籤: 雞眼 , 水楊酸 , 雞眼藥水 , 細菌感染


其他相關文章

藥到病除:保持口腔清潔 加快痱...

2017 月 12 月 11 日

口腔潰瘍(俗稱「痱滋」)大多因局部創傷如:咬傷、被食物或牙刷刮傷等形成,常見於接受口腔治療後或佩戴不合適假牙人士。其他成...

抗生素簡介

2018 月 01 月 19 日

抗生素的主要用途是治療細菌感染,但抗生素對病毒感染(例如:流行性感冒)則完全無效。醫生在一般情況下對比較嚴重的感染才會處...

藥到病除:抗菌素研發走下坡

2017 月 11 月 13 日

抗菌素是治療細菌感染有效藥物,作用是殺死細菌或使細菌停止繁殖。但它們對於治療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感冒則沒有效用。抗菌素耐藥...

國際藥聞: 抗生素與腸道健康 ...

2017 月 09 月 16 日

在去年的抗生素關注週(2016年11月14日至20日),澳洲NPS MedicineWise呼籲大眾必須小心使用抗生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