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月 07 月 16 日
身體出現疼痛不適,不少人都會服食止痛藥紓緩痛楚。早前,英國一名婦人因連續4個月、每隔3小時就服用止痛藥來紓緩結腸炎及痔瘡的不適,最終導致肝臟衰竭,更因病情惡化至多重器官衰竭而死。有藥劑師接受《晴報》訪問時提醒,12歲以上小童及成人,在6小時內最多服食1至2粒止痛藥「撲熱息痛」,且每日不可多於8粒。
據《英國太陽報(The Sun)》周日(12日)報道,英國赫爾(Hull)兩子之母Louise Waller本身有酗酒史,而且家庭關係複雜,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需接受心理治療。同時,她生前受著結腸炎及痔瘡困擾,每日都會每隔3小時服用止痛藥「撲熱息痛(paracetamol )」紓緩痛楚,服食時間更長達4個月。
2019年9月,她因過量服藥而導致肝臟衰竭送院救治,惟病情持續惡化。最終,她因敗血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及陷入昏迷,11天後移除維生裝置,並於同月22日去世。而根據最新的驗屍報告,Louise當時因酗酒不符合肝臟移植資格,且因服用過量藥物,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藥劑師:每日不可服用多於8粒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藥劑師蘇曜華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服食過量的「撲熱息痛」會令肝酵素未有足夠時間分解及排出體外,導致肝細胞壞死並引致肝中毒。一般而言,跟從說明書指示受食,此藥相對上安全,且危機性不大,
他又指,酗酒問題或肝功能患者只要根據醫生或藥劑師調整劑量,服食「撲熱息痛」仍然安全,籲民眾無需擔心。
據賽馬會「長者藥物認知」推廣計畫資料顯示,「撲熱息痛」 適用於普通痛症(如:頭痛、肌肉痛、骨關節疼痛等),正常劑量下不會傷肝腎,但服用期間應避免飲酒,以免增加肝臟負擔。每天最大劑量為4,000毫克(即8片每片500mg),但若一天服用超過最大劑量,就會有引發急性肝衰竭的危險。
[文章及圖片轉載自晴報 15/07/2020 連結]
2021 月 03 月 05 日
不少香港人很熟悉的「EVE白兔牌」止痛藥,被網民喻為最強止痛藥,10分鐘內就可以止頭痛或經痛,不少香港人每次去日本旅行都...
2019 月 10 月 09 日
美國有關鴉片類止痛藥物 (Opioid)的風波鬧得風風火火,並且有全球蔓延的趨勢。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於2...
2019 月 06 月 19 日
止痛藥物有不同劑型,止痛貼屬其中一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部分坊間有售的「止痛」或風濕膠布,發出熱力或冰冷...
2019 月 05 月 31 日
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政府控告跨國藥廠強生(Johnson & Johnson)為了利潤促銷鴉片類止痛藥物,導致公眾成...
2019 月 05 月 24 日
年齡增加會逐漸改變長者的身體機能,他們對藥物的反應也會有不同。如長者的腎功能和肝功能會隨年齡下降,藥物經肝臟分解和腎臟排...
2019 月 04 月 08 日
警方暫時釋放懷疑在當值期間吸食大麻的屯門醫院醫生。消息指,在涉事醫生第一次尿液樣本驗出懷疑大麻成分,但第二次詳細報告卻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