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月 08 月 24 日
跌倒可大可小,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只是雞毛蒜皮,但對年紀老邁、骨頭脆弱的老人家,一不留神已可引致骨折。而在眾多種類的骨折當中,髖關節(Hip Joint)骨折屬最嚴重。
跌倒除受環境、自身體質所影響外,還有不少藥物與人的跌倒有關。如服用影響中樞神經藥物,例如安眠藥(Zopiclone)、部分抗敏感藥(Chlorpheniramine)、鎮靜劑等等,可導致反應遲緩有睡意,從而令人更容易跌倒。降血壓和某些心臟藥也可能出現頭暈等副作用。有些藥物更可導致姿勢性低血壓,例如血壓或前列腺藥物(Doxazosin)。
當長者從仰臥轉到直立的姿勢,就有機會血壓急降,甚至有頭暈或眼花繚亂的感覺,影響需要半夜下床上廁所的老人家。降血糖藥也可以因為沒有進食而導致低血糖,造成全身乏力、頭痛、暈眩、冒冷汗等情況。去水丸(例如Frusemide)增加長者需要上廁所的次數,從而更容易出現意外。
怎樣才可以繼續服藥但又避免跌倒?服用新藥物或改變劑量時,可多留意藥物對自己精神狀態的改變,並避免服藥後過度勞動及耗體力。如果長者開始行動不便,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或於家中安裝更多扶手,方便日常生活及出入。如副作用對長者的日常生活影響很大,可以向醫生或藥劑師提出,讓他們幫助調節或改用其他藥物,保障患者的健康。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文章轉載自東方日報 24/08/2020 連結]
[圖片轉載自 Pixabay]
2025 月 02 月 10 日
跌倒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可能會導致骨折、頭部損傷等嚴重後果,甚至影響心理健康。然而,大部分跌倒是可以預防的。透過改...
2019 月 04 月 09 日
人類的大腦有數以百萬計的神經細胞,神經細胞之間聯繫讓我們產生思想、活動和身體自主協調的功能。當腦部神經細胞受到干擾,導致...
2018 月 12 月 18 日
年紀大,身體機能差,容易跌倒受傷,後果可大可小!不少長者需要服用心血管藥、糖尿藥及精神藥物等,但服後有機會出現昏睡及疲倦...
2018 月 03 月 06 日
市面上很多須由醫生處方的藥物,其中一個副作用是增加服用後致跌倒的風險。那麼,服用甚麼藥物時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舉一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