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月 04 月 29 日
藥劑師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病歷系統時,首要用系統提供的選項,避免無法識別。同時應留意病人敏感紀錄,以確保病人用藥安全。
香港公立醫院又發生多宗遺留醫療物料於病人體內嚴重事故,其中最離譜個案,是一名醫生為病人植入中央靜脈導管,進行正性肌力藥物輸液,事後X光檢查始發現遺留導管於病人體內,連累病人要「捱多一刀」,從心臟附近位置取出導管。醫院管理局批評醫生欠缺足夠中央靜脈導管植入術訓練,及要改善導管植入檢查流程。另外,去年第四季有2宗孕婦難產死亡事故,其中1宗孕婦出現產後出血引發子宮收縮乏力死亡,另1宗孕婦則有嚴重子宮內膜炎引發敗血性流產。
醫院管理局最新一期《風險通報》今日(29日)出爐,披露去年第四季錄得9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當中遺留醫療物料佔3宗。除上述個案外,1名病人因鼻淚管阻塞需作內窺鏡手術,醫生因無法植入矽膠管「通淚管」,利用金屬矽管導引器協助,無察覺輔助儀器破損,事後照X光始知遺留4毫米長的金屬異物於病人淚小管內。
另1宗為病人因股骨頸骨折需做左髖關節置換術,醫護人員用紗布包紮病人髖臼防止傷口滲漏,病人2日後照X光,始發現髖臼內有異物,經電腦掃描檢查發現遺留一塊紗布,醫護人員決定不取出紗布。
去年同期錄得25宗重要風險事件,包括18宗藥物事故,較上季12宗為多。最嚴重是女病人對盤尼西林類抗生素「Unasyn」過敏,但醫生未有使用電腦系統預設的藥物過敏選擇,改為自行輸入「Unasyn」至電子病歷系統,結果系統無法識別病人過敏紀錄,後來醫生再處方盤尼西林類其他藥物,系統沒發出警示,護士及藥劑師亦無察覺,幸好病人過敏徵狀輕微,只出紅疹。
另外,護士為一名腎病患者作血液透析時,需輸入抗凝血劑肝素,防止血液凝固成血塊,惟安裝輸注泵不當,令阻力減弱而加快輸注速度,護士又忽略儀器警示,發現肝素短時間用完始知出錯,病人凝血功能雖減弱,幸無內出血。另有病人獲一次過注射「萬古霉素」後,出現輕微「紅人綜合症」,即短暫低血壓、全身性皮膚發紅,幸及時處理而無大礙。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藥物事故中,最嚴重是首宗個案,若病人對該類藥物嚴重過敏可致喉嚨腫大,出現呼吸困難,及血壓下降,隨時有生命危險。他建議醫生用病歷系統時,首要用系統提供的選項,避免無法識別。他指,血液透析儀器設計有問題,若系統已識別輸注泵安裝不當,應中止程序,不應讓護士可選擇「忽略」,繼續使用。
[東方日報 2016年4月29日][連結]
2017 月 05 月 10 日
兩名聯合醫院資深腎科醫生被揭發接連「睇漏眼」,無視鄧桂思是乙型肝炎帶菌者,處方類固醇而沒有配合護肝的抗病毒藥,累鄧需要換...
2023 月 01 月 10 日
香港與內地通關之日終於來臨,但關未開再出現繼第五波疫情之後的搶藥潮,一盒必理痛賣逾700元,還有水貨、印度貨,一時又傳病...
2022 月 11 月 23 日
為病人診症治病,不只需要醫生的參與,其他專職醫護人員如藥劑師、護士、物理治療師,以至社工,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而在醫護人...
2022 月 09 月 08 日
癌症在香港愈來愈普遍,醫治方法亦五花八門,中醫、西醫、自然療法、另類療法各說各話,令一眾患者在康復路上身心俱疲。本港有一...
2022 月 04 月 06 日
本港引入兩款口服藥治療新冠病毒,醫管局已為逾3000人處方默沙東口服藥,特首林鄭月娥昨指「唔需要慳住用」。另一款輝瑞口服...
2022 月 04 月 01 日
最近,香港開始應用兩種治療新冠病毒的新型口服藥物—默克公司的 Lagevrio(成分:Molnupiravir)及輝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