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月 07 月 25 日
自今年5月,多個國家開始出現猴痘確診病例,但早在1970年便已有人類感染猴痘的病例,自此便經常爆發於中非和西非地區,而猴痘於中西非的死亡率為1至10%。雖然香港仍沒有猴痘個案,但市民前往高風險地區時應諮詢醫護人員,並採取預防措施。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22 日
網上二手交易平台遍地開花,出售的物品亦遠超常人想像。本報最近觀察發現,有人公然將公院求診獲配的藥物放到網上兜售,當中不少更是處方藥物,包括抗凝血藥、糖尿病藥及濕疹藥膏等,售價介乎數十元至近5,000元不等。記者佯裝買家成功聯絡多名賣家,細查下竟發現有兜售的藥物,竟已過期超過8年,品質及安全成疑。有藥劑師警告,購買網上兜售的藥物,質量毫無保障,胡亂使用更有機會令病情惡化。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21 日
醫管局引入處方內地出產藥物,包括止痛藥及胃藥等,引起市民對藥效安全的憂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今早(1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醫院處方未經註冊藥物的情況常見,而引入過程及藥物註冊則由衞生署把關。惟他強調,署方有責任嚴格監察藥物品質安全及是否符合國際標準。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13 日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慢性病如哮喘的患者,均擔心自身因病而抵抗力不足,容易感染新冠。對此,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蔣秀珠藥劑師表示,據現有資料,能控制病情的哮喘患者,受感染的機會與常人無異,可見日常的哮喘控制十分重要。可惜的是,現時香港的哮喘管理存有斷層,一來是用藥並不統一,普通科門診只提供短效氣管舒張劑(SABA),而國際指引建議哮喘患者應使用的「皮質類固醇及福莫特羅」混合式吸入藥物(ICS-formoterol),卻只是在專科門診提供;其次是沒有合適利用醫療資源,例如藥劑師本身可作指導與教育工作,現時卻分身乏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12 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正與疫苗接種專家委員會研究,希望在不久將來可以為3歲以下幼童接種新冠疫苗,為他們提供更好的保護。有專家指出,國外的臨床數據及實際接種經驗均顯示,為幼童接種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高,建議政府引入兒童疫苗劑型,便於抽取用作嬰幼兒接種。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07 日
有網民前日(4日)在社交平台發文反映,指其友人前往瑪麗醫院如常覆診,惟在藥房取藥時,發現處方的藥物與以往不同,由止痛藥「Panadol」轉為寫有簡體字、由四川省成都市出產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直言對轉藥廠感到憂慮。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於今(6日)表示,政府若因藥物需求不足,早着先機引入藥物是無可厚非。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04 日
美國藥廠莫德納正研發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料可提供800萬劑,並計劃申請在港使用。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藥廠仍要等待世界衞生組織批核病毒株型。根據過往做法,預料港府會分批分期訂購,相信不會一次過購入大量疫苗,但藥廠未有公布安全數據,妄談疫苗的供應量仍是言之尚早。
瀏覽全文2022 月 06 月 27 日
腎上腺在身體中主要負責分泌皮質醇。皮質醇又稱為壓力賀爾蒙,在我們面對壓力時,提升血壓、血糖,讓我們的表現更理想。不過,當腎上腺的機能不全,身體中的皮質醇過低,便有機會患上愛迪生氏症(Addison's Disease)。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