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月 12 月 06 日
在2016年,本港常見癌症中,肝癌排名第五,更是第三號癌病殺手。長期肝臟疾病患者,如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此外,長期酗酒可造成肝硬化,有機會演變成肝癌。
若果不幸患上肝癌,醫生會根據肝癌的分期為患者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以手術切除腫瘤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亦有機會根治,但只適合早期肝癌及肝功能良好的病人。
若不適合進行手術,可接受其他治療方案,如肝臟移植、消融治療及經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口服標靶藥物如索拉非尼(Sorafenib)亦可控制病情和延長壽命。
早期的肝癌一般沒有症狀,比較難察覺。直至肝癌發展到中後期,才會出現較明顯的症狀。例如,右上腹感覺到腫塊、腹部脹大或積水、皮膚或眼白泛黃和體重無故下降等等。
故此,要增加治療成功的機會便需及早察覺早期肝癌。高危人士如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應每6個月同時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及甲胎蛋白血清測試,以盡早發現初期腫瘤。
撰文: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欄名: 藥有所思
[文章轉載自晴報 11/10/2019 連結]
[圖片轉載自 Pixabay]
2020 月 01 月 29 日
隨著生活質素提升,人們攝取到的營養愈豐富,肥胖問題也愈趨嚴重。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現時全球大約有19億人屬超重或癡肥。眾所...
2018 月 06 月 07 日
乳癌是香港女性罹患的頭號癌症、亦是香港女性癌症的第三位殺手,患者在手術後很多時需要進行化療以防復發。美國最新一項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