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月 03 月 08 日
繼日前有兩名長期病患者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再有七人接種科興疫苗後不適,當中兩名本身有長期病患的長者,正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其中一人危殆。專家委員會今天將開會評估第二宗涉急性中風的死亡事件,是否與疫苗有因果關係。
瀏覽全文2021 月 03 月 04 日
本港出現首宗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死亡個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說,據他所知,死者生前有吸煙習慣和「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其離世或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要等待解剖確定死因。
瀏覽全文2021 月 02 月 26 日
本地藥劑師指出,強生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與阿斯利康的疫苗屬同一技術平台,且僅需接種一劑,可達足夠保護率。他指出,阿斯利康疫苗或面對歐洲出口限制,建議政府及早訂購強生的疫苗。
瀏覽全文2021 月 02 月 22 日
本港優先群組周五起接種新冠疫苗,除在醫院、診所及社區接種中心提供接種服務,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香港疫苗與旅遊醫學會昨建議港府參考英國,讓已接受注射訓練的社區藥劑師在社區藥房提供服務,以增加更多接種點方便市民,並增設電話預約。
瀏覽全文2021 月 02 月 18 日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在電台節目表示,支持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向政府推薦緊急使用科興疫苗,認為如果有經驗的專家認同數據,做到同行評審,便不需要等醫學期刊的刊載,否則可能要等半年時間,社會亦未必承受得起。
瀏覽全文2021 月 02 月 11 日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開會後仍未有結果,並指要考慮接種疫苗後產生抗體水平。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解釋,抗體水平除可了解需相隔幾多日才接種疫苗外,也可了解更多疫苗在免疫方面的數據,對於分析疫苗在高危組別的有效率有頗大作用,「因為即使是第三期的臨牀數據,高危組別參與人數都很少,抗體水平會是更好的準則,了解疫苗是否有用。」
瀏覽全文2021 月 02 月 02 日
政府將為香港市民接種新冠疫苗,當中洽購了的滅活技術疫苗由內地科興生產,但該公司一直未有提交完整數據予港府作審批,也未有把數據刊登於國際期刊。有人建議轉購內地國藥疫苗,惟該公司亦一樣未有第三期研究完整數據。
瀏覽全文2021 月 02 月 01 日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與香港醫護聯盟一項調查發現,約三成一受訪市民表示有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另有約三成三受訪者表明不會參與,約三成六人未確定。
瀏覽全文2021 月 01 月 28 日
港府已「認可」復星/BioNTech疫苗在香港「緊急使用」,預計下月下旬由德國運抵香港。雖然外國曾出現接種後死亡個案,不過當地公共衞生署表示,無直接證據顯示死亡與疫苗有關。有香港專家提醒,慢性病處於活躍期病人不宜接種。另外,特首林鄭月娥承認,向中央要求提供未有第三期臨床報告的「國藥疫苗」。
瀏覽全文2021 月 01 月 27 日
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即將展開,但政府預購的三種疫苗短期內未能到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天承認,她在大約十天前已向國家提出要求,希望中央分配一些在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
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