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月 08 月 29 日
本港近期單日確診數字徘徊在7、 8千宗,新冠疫情轉趨嚴峻。要避免像今年2、3月發生的亂象,分流病人是必要的。長者和幼童應容許優先使用急症室服務,而其他不太緊急的患者,應使用指定診所的服務。
瀏覽全文2022 月 08 月 24 日
風癩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患者皮膚會出現如蚊叮的紅腫和痕癢,風癩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的人士身上。通常風癩會自行消退,但亦可能會復發。嚴重症狀則較為罕見,例如面部腫脹、呼吸困難、失去意識等,若發生此類症狀,應致電召喚救護車。
瀏覽全文2022 月 08 月 16 日
鐮狀細胞貧血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的紅血球形狀會呈鐮刀形狀亦會黏在血管,不像一般正常圓形狀的紅血球可以暢順在血管移動。鐮刀形狀的紅血球不但減少身體運送氧氣的能力亦會縮短紅血球的壽命,導致器官因缺氧而受損。
瀏覽全文2022 月 08 月 12 日
Hong Kong should not dilute the adult 30mg doses of BioNTech vaccines to one-tenth - or 3mg - for children six months to five years old, said William Chui Chun-ming,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of Hospital Pharmacists of Hong Kong.
瀏覽全文2022 月 08 月 08 日
瘧疾是一種可致命的嚴重疾病,由瘧原蟲屬的寄生蟲引致。這種疾病常見於氣候溫暖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瘧疾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埃及和歐洲的古希臘羅馬時期也曾流行過,西元前2000年的中國就有因瘧疾引發的周期性發燒的記載。
瀏覽全文2022 月 08 月 05 日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復燃。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表示,不要以為「染疫可以防身」,因為隨着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自然感染抗體會在三個月後下降,若重複感染,出現併發症機會率高。他預料第二代疫苗年尾才有,呼籲市民就算等第二代,最基本一定要打齊三針,高危人士如長者及幼童等更須接種第四針。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25 日
自今年5月,多個國家開始出現猴痘確診病例,但早在1970年便已有人類感染猴痘的病例,自此便經常爆發於中非和西非地區,而猴痘於中西非的死亡率為1至10%。雖然香港仍沒有猴痘個案,但市民前往高風險地區時應諮詢醫護人員,並採取預防措施。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22 日
網上二手交易平台遍地開花,出售的物品亦遠超常人想像。本報最近觀察發現,有人公然將公院求診獲配的藥物放到網上兜售,當中不少更是處方藥物,包括抗凝血藥、糖尿病藥及濕疹藥膏等,售價介乎數十元至近5,000元不等。記者佯裝買家成功聯絡多名賣家,細查下竟發現有兜售的藥物,竟已過期超過8年,品質及安全成疑。有藥劑師警告,購買網上兜售的藥物,質量毫無保障,胡亂使用更有機會令病情惡化。
瀏覽全文2022 月 07 月 21 日
醫管局引入處方內地出產藥物,包括止痛藥及胃藥等,引起市民對藥效安全的憂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今早(1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醫院處方未經註冊藥物的情況常見,而引入過程及藥物註冊則由衞生署把關。惟他強調,署方有責任嚴格監察藥物品質安全及是否符合國際標準。
瀏覽全文